读《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的一点感悟
2021/10/25 15:07:34 作者:中国龙团队
简单说就是打嗝和放屁。这类影响是反刍动物所特有,而反刍动物最大的群体就是牛,包括肉牛和奶牛。人的胃只有一个消化食物的腔室,消化后的食物直接进入肠道。但牛这种反刍动物的胃有四个腔室,正是由于这些腔室的存在,牛才可以吃那些人类无法消化的草和其他植物。在被称为“肠内发酵”的过程中,牛胃内的细菌可分解植物的纤维素,然后发酵产生甲烷。牛胃中的大部分甲烷会通过打嗝排到体外,也有一小部分会以肠胃胀气的形式从另一端排出。在全球范围内,肉牛和奶牛的养殖规模大约为10亿头。它们每年打嗝和放屁所排放的甲烷,就所造成的温室效应而言,相当于20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4%,这是非常大的数字。
我国目前奶牛存栏量约615万头,占全世界2.6亿头奶牛的2%,虽然占比不高,但“肠内发酵”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仍然要高度重视。控制此类排放,主要的方式是通过药物控制和品种的改良。前一种方式,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研究,比如用疫苗控制牛肠道内产生甲烷的微生物,在饲料中添加特殊物质或药物等,但大多效果不佳,不过比尔盖茨在书中提到,有一种名为3—硝基氧丙醇的化合物,可以将甲烷排放量减少30%,但必须每天至少给牛喂食一次该化合物,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在大多数牧场不具备可行性。第二种方式就是品种的改良。研究表明,北美洲和欧洲的牛大多是改良品种,可以更高效地把饲料转化为奶和肉,他们产生的温室气体只有南美洲和非洲牛的20%,因此可以通过杂交改良品种来实现碳减排。 今年前三季度,在新冠疫情明显提升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奶牛存栏量减少、饲料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原奶价格上涨幅度超过15%,上游牧场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同时,龙头乳制品企业通过对上游牧场的管控和合作能力传导了一部分成本上升的压力,盈利能力也有提升,行业整体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对于国内乳制品企业而言,尤其是上游规模化牧场,未来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首先,从国内目前对碳中和政策的重视程度看,奶牛养殖业未来被划入监管范围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被纳入,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碳排放量的测定,牧场的温室气体排放检测的难度相当大,需要昂贵的设备,无形之中会提高牧场的经营成本;其次,对于牛群的日常化管理,如何实现减排,也要从饲料结构甚至药物等方面科学、综合的进行管理,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第三,如果牧场的碳排放配额确定,那么未来在新建牧场或扩大产能的时候,就需要额外购买配额,也增加了企业扩产的资本支出。企业在碳排放方面额外支出的成本是以上三个方面互相作用的结果,但可以确定的是,生产成本会出现一定幅度的提升。 所以,我们在研究乳制品行业的时候,也应该将碳中和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多方面考虑其对乳制品公司经营成本的影响,进而影响公司未来长期的竞争能力及市场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