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团队  
投资理念  
用户类别:
证件号:

密码:        忘记密码

验证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涌峰微信号

关于中国疫苗研发生产技术实力的探讨

2021/1/25 13:35:40 作者:中国龙团队
        距离去年初疫情在国内爆发至今已经持续了整整一年时间,国外疫情的持续蔓延和国内疫情的零星发生已说明对新冠病毒的控制并非易事,而是一场持久战。纵观历史,人类对传染病控制的终极手段就是疫苗,这次人们也对新冠疫苗寄予了厚望。令国人惊喜的是国内疫苗企业在这次突发疫情中展现出了较高的研发效率,也离不开政策的高度支持。国内疫苗企业的研发生产实力到底如何,本文将从中外疫苗技术发展史、中国对核心技术的掌握程度、国产新冠疫苗的研发情况几个方面探讨中国疫苗研发生产的实力。
        纵观全球疫苗技术的发展,起源于19世纪末的灭活、减毒技术,以炭疽、狂犬疫苗为代表;第二代重组工程疫苗技术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乙肝疫苗、脑膜炎和流感嗜血杆菌的多糖联合疫苗为代表;第三代技术以核酸疫苗为代表,虽然该技术已经发展了二十余年,但首次应用到人体是新冠核酸疫苗。再看国内,20世纪50年代我国组建了长春、北京、兰州、成都、上海、武汉“六大生物研究所”,算是现代疫苗技术的开端,随后我国自行研发出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紧跟西方国家的步伐,之后的十年我国的疫苗事业进入停滞阶段。改革开放后随着细胞培养、蛋白提纯等生物技术的发展,国内陆续上市了灭活/减毒疫苗,如甲肝、水痘、狂苗等目前仍广泛接种的疫苗产品。1995年我国引进美国Merck公司的重组酿酒酵母乙肝疫苗生产工艺,由北京所和深圳康泰生物生产,是我国第一个成功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上市的疫苗,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基因工程疫苗时代,比发达国家晚了20年。
        传统疫苗的研发生产中细胞株体系的建立、细胞培养技术国内外已比较接近,后期纯化与提取的质量管理有待加强。细胞作为培养病毒的载体,其质量的高低影响着病毒的质量和产量,国内部分企业已建立了符合国际主流培养细胞的体系。目前我国已用Vero细胞生产EV71型灭活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狂犬病灭活疫苗和乙型脑炎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培养的狂苗也已上市;CHO细胞能广泛地表达重组蛋白疫苗,如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也已由康泰生物研发上市。细胞培养技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贴壁细胞的培养方式,细胞必须附着在固体表面生长,限制了细胞的扩增量;进入新世纪以来,悬浮培养技术和摇床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细胞基质的培养能力,进而提高了疫苗的规模生产能力。目前国内大部分疫苗企业都掌握了该技术。疫苗的纯化过程是指通过不同的方法,如离心、过滤、超滤、盐析、层析等去除不需要的杂质,将目的产物如细菌/病毒本身或亚单位等成分从培养物中分离出来,疫苗中的杂质将影响到产品的稳定性、副作用。这也是国产疫苗被诟病最多的地方,从技术本身看不存在很高的壁垒,质量管理有待加强。 
        传统疫苗已无明显差距,而我国基因工程疫苗、多联多价等新型疫苗处在追赶阶段。中国疫苗多以单价疫苗、减毒疫苗为主,而美国上市的疫苗多以联合、亚单位、结合等疫苗为主。联合疫苗的优势在于减少接种次数、副作用更低等,难点在于不同疫苗配制在一起后可能相互干扰免疫效力、发生组分间重组,防腐剂、稳定剂也可能改变疫苗的效力。2007年,成都所生产的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上市,意味着我国多联多价疫苗技术已具备产业化基础。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目前我国康泰生物、智飞生物、罗益生物等企业已掌握了多糖结合疫苗技术。和国外相比,我们的多联多价等新型疫苗还处在发展初期,品类需要扩展。
        第三代的核酸疫苗是通过将抗原蛋白对应的DNA或mRNA序列直接导入人体细胞,通过人体自身细胞表达病毒蛋白,从而诱导免疫应答。与传统疫苗相比核酸疫苗具有产生的抗体浓度高、免疫应答持久、生产工艺简单等多种优势。但将核酸直接导入人体细胞的副


全国客户服务专线: 400-668-8801   www.topfund.com.cn  联系我们
沪ICP备 1400764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7994号
Topfund © Copyright 200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