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团队  
投资理念  
用户类别:
证件号:

密码:        忘记密码

验证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涌峰微信号

对风险平价策略的正确认识

2020/5/6 21:09:13 作者:中国龙团队
      在新冠疫情引起的美国资本市场巨震中,采取被认为是在任何市场环境中均可以表现良好的风险平价策略的基金遭受了2008年最大的损失,甚至有些报道认为风这些基金的再平衡操作是造成市场大跌的元凶。风险平价策略广泛投资于各类资产中并通过保持各部分的相对波动率贡献相等和稳定不变来维持自己的整体风险暴露。历史上,固收市场相对于股票和商品波动较小,所以风险平价基金通过增加相对安全的固收资产的杠杆来提高风险收益,这样对于风险收益较高的权益或者商品可以起到反向对冲作用。当美国资本市场大跌时,缺乏流动性并且加杠杆的债券面临保证金追缴,所以风险平价基金不得不卖出流动性更好的资产,例如美国国债和股票,而抛售导致权益市场的波动率上升,又被动导致了风险平价基金进一步卖出股票。
      的确风险平价基金抛售了大量的资产,但一味的认为风险平价策略引起了市场大跌是错误的看法。当风险开始在市场加速增大时,风险平价策略通过减少投资组合的暴露来维持风险目标,的确在边际上是会使市场风险恶化。但认为它是引起大跌的元凶是混淆了起因和结果,风险平价策略只会在风险已经增加的情况下才会减少风险暴露,也就是说在风险平价策略采取行动前必须有一个基本面上或者结构性的问题引起风险的大幅扩大,而在这次市场的大跌中,疫情引起的需求端的迅速收缩和投资者对此的预期才是市场大跌的起因。同时,事实上风险平价策略是不会对短期事件做大的风险暴露的调整,风险平价策略为了维持风险平衡只会对市场风险的变化做较小的增量调整。风险平价策略衡量的是一种相对长期的稳定关系,短期的市场风格的漂移并不会对其做出重大影响,他们重点关注的是在所有资产中可观察的随时间发生的根本性改变,甚至一个相对重大的在某一种资产上的风险和相关性的重大改变都不会引起风险平价策略的调整。所以风险平价策略着重点在于平衡,通过混合顺周期和逆周期的策略行为来平衡自己的风险暴露,但本身它们并不会对系统风险作出重大影响。
      从原理上讲,风险平价策略确实是一个分散风险的好选择,各类资产在不同的经济周期有互补的表现,通过调整再平衡能够平滑收益曲线得到更高的夏普。但是风险平价策略并不是完美无瑕的,在我看来,它依然存在自己的问题:
1. 波动率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衡量风险的指标,尽管金融理论都用标准差代表波动率并认为这是风险。首先标准差并不考虑价格向上和向下的区别,显然向上运动的低标准差是有利于long-only策略的。向上时标准差的增大意味着风险在逐渐累积,而向下时标准差放大却代表着风险的释放。此外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过去历史的标准差并不代表其在未来的波动也会如此,而这也涉及到资产回报的厚尾问题,历史上股票的标准差或许要大于债券标准差,但当投资级公司债券和股票的标准差有相同的权重时,债券的尾部风险可以是股票的数倍,所以债券相对高的风险调整后回报有可能来自于尾部风险的增加。
2. 相关性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对风险平价策略杀伤力极大。MSCI曾经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发现,从2013年到2019年,历史上美股和美债的负相关性平均值在-0.3左右,但是如果分别计算股债同方向和逆方向移动时的相关性,美股和美债的相关性分别为0.6和-0.7,差异十分明显。如果是传统的60/40策略的话,组合的风险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权益风险,当相关性为负时债券的风险仅仅起到缓冲的作用。而当相关性假设调整到另一个极端假设时,即只考虑全部股债同方向移动的情形,组合风险仅仅轻微的上升(组合VaR仅仅从1%上升到1.2%)。然而,如果是风险评价策略的话,负相关性能很大程度的降低风险。在全样本期,风险评价组合的日度VaR大约在1.1%左右,而负相关性较高的情形下,组合VaR在0.7%。但在股债全部


全国客户服务专线: 400-668-8801   www.topfund.com.cn  联系我们
沪ICP备 1400764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7994号
Topfund © Copyright 2006-2024.